微信“扫一扫”浏览

确认

  《孟子》

  齐宣王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,王见之,曰:“牛何之?”对曰:“将以衅钟。”王曰:“舍之!吾不忍其觳觫(hú sù),若无罪而就死地。”对曰:“然则废衅钟与?”曰:“何可废也,以羊易之。”

  孟子对此做出的评价:见牛未见羊也。“君子之于禽兽也,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;闻其声,不忍食其肉。”

  孟子接着指出了齐王善的不足:“今恩足以及禽兽,是心足以王矣。而功不至于百姓。”于是建议齐王,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;天下可运于掌。”

  但孟子提出的具体方法,却是值得商榷的:“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;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”“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”

  孟子以君子之心不忍牛羊无罪就死,却以七十岁老人吃得起肉为幸福生活的标志,这种矛盾的思维,结果造就了鸵鸟式的逃避心态:“君子远庖厨也。”

  自封为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,现在把孟子“七十者可以食肉”的告诫也置之脑后了,全民老少皆肉食,1990年全国肉类消费量已经超越美国,成为世界第一。

  德风期待聪明理智、真正善良的中国人,敢于直面肉食背后的不忍,勇于改变既有的传承。

附视频

  易中天教授“教孩子8个字:真实、善良、健康、快乐”。我理解我们人类的善良,应惠及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生命。这是现代教育有所缺失的内容。


点击上图阅读更多好文章

请长按图片,关注公众号

我知道了
我知道了